徐匯匯寧花園小區志愿者連夜作戰,與街道溝通物資、餐食配送,對現場突發事件進行應急處理。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小菜籃”承載著大民生。在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上海市、區兩級政府積極作為,努力確保生活物資平穩供應。一批批來自各方的“愛心蔬菜包”抵達各區,及時配送至居民家中。
“送菜了,請開開門啊。” 三位年齡偏大的“志愿者”手里拎著菜,挨個敲門送菜。4月1日晚上10點左右,上海高力國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幾位員工推著手推車在淮海西路某小區一家家敲門送菜一直持續到半夜12點。記者了解到,他們是小區的保安和清潔工,白天安保搬運、消毒保潔的工作量已經是很大了,由于疫情形勢嚴峻,他們積極參與到小區的核酸檢測、門崗值守、流調聯絡、搬運等防控志愿服務,晚上在沙發或者臨時地鋪輪流休息已經4天了。
徐匯區匯寧花園小區老年“志愿者”送菜至半夜12點。
近日,徐匯區徐家匯街道、華涇鎮、斜土街道等街鎮的每戶居民也陸續收到了一份民生大禮包。“蔬菜有包菜、生菜、洋蔥、土豆、蘿卜,葷菜有對蝦、豬肉腸、雞翅,還有一份小餛飩,太豐富了,感謝政府。”有居民還拍了“全家福”發朋友圈。
為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徐匯區國資委、區商務委以及區市場監管局提前部署,協調麥德龍、聯華超市、美團、本來生活、家樂福、美菜、華潤蜀海、盒馬等八家平臺,實施了本次生鮮物資保障方案。
徐匯某小區的志愿者幫助外國居民做好核酸登記。
據悉,4月1日之前,徐匯區將率先為實施持續封控的重點區域提供生鮮大禮包;4月1日-2日期間,全區13個街道鎮的每戶居民均會收到生鮮大禮包。
不同街鎮居民收到的大禮包組成雖不盡相同,但每份大禮包標準均在130元以上。在確定套餐內容時,供貨企業充分考慮到目前居民的需求,以蔬菜為主,葷素搭配,保持品種豐富??紤]到居民一次性可能吃不完,也包括了一些比較好保存的種類,有些還貼心地準備了一份蝦肉餛飩。
生鮮物資寄托著全國各地對上海的支持,必須盡快送達居民手中。直到凌晨一點半,徐房志愿者指揮部還是燈火通明。在徐匯區國資委的協調下,徐房集團緊急調遣100多名志愿者,趕赴臨時集散中心連夜配合分裝。
“最后一批蔬菜送到居民手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要特別感謝社區志愿者的無私奉獻。”一位基層居委負責人表示,居民們在關鍵時刻展現的團結精神,為今后基層順利開展疫情防控增添了底氣。
此外,封控期間,徐匯區在每個街道(鎮)都設置了少量正常營業的商超、餐飲和藥店。通過徐匯“身邊小店”物資供應平臺,有需要的居民可以下單預訂,再由物資保供專員組織小區志愿者將預訂物資集中配送至家門口。高齡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也可以聯系所在居委會進行生活物資代購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