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奉賢博物館。張朝登/攝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邱愛荃
奉賢,位于上海南部,北倚黃浦江,南臨杭州灣,浦南運河穿城而過,與金匯港交相輝映,十字水街,田字綠廊,一川煙雨,通江達海……這里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近兩位數,年可支配收入超千萬元、資產超億元的村莊競相涌現,這里是上海的“天然氧吧”,PM2.5全市最低。
近年來,上海市奉賢區地區生產總值從872億元增長到13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上海前列;2021年區級財政收入220.8億元,實現五年翻番,躍升勢頭強勁;今年前兩個月,區級財政收入又實現逾20%的增長。
“未來五年,將是奉賢日新月異、爬坡過坎的五年,將是奉賢動能變革、機遇井噴的五年,將是奉賢由量到質、脫胎換骨的五年,將是奉賢青春飛揚、新城崛起的五年。”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表示,將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延續“不能等、馬上干”的工作勁頭,以歸零的心態、翻篇的姿態、奮斗的狀態,重整行裝再出發,錨定目標再超越。在“認識新賽道、搶占新賽道、跑贏新賽道”上下功夫,全力以赴推進新城建設,用新思路、新舉措讓新城“活”起來,描摹出“江南韻、世界波、科技范、國潮風”的新城畫像。
新青年集聚地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各地區、各部門要打破傳統觀念,拿出穩、準、快、好的舉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狂熱派對’的心態,‘青春莽撞’的激情,匯聚激揚青春的力量,帶火這座奉賢新城。”不久前,奉賢區委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人才工作情況匯報。莊木弟指出,要注重頂層規劃設計,強化“招才”功能,以奉賢新城、鄉村振興、臨港新片區建設為契機,以“產業鏈”“功能鏈”尋找“人才鏈”,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功能鏈”,擦亮東方美谷、未來空間、數字江海品牌,讓奉賢新城成為“江南韻、世界波、科技范、國潮風”的人民城市、未來之城。
莊木弟強調,要大力實施“以租金換稅金、以物業換企業、以配套換功能、以市場換總部”殺手锏政策,以“暖心一人崗”的形式給人才“精準拎包入住”的體驗。要不斷提高吸引優秀人才的能力,加強與區內外高校聯動互通,面向長三角,善于就地取“才”,盡快構建多層次人才支撐體系。
去年,“80后”創業者易石閻的生物醫藥實驗室搭建完成,企業正式進入抗腫瘤藥物小分子片段及潛在新藥小分子的研發階段。
據介紹,易石閻將企業選址在奉賢新城,與近年來當地發展勢頭良好的特色產業密不可分。“奉賢主抓的東方美谷大健康美麗產業,在外知名度越來越高。如今在上海開辦生物醫藥研發類企業,除了去張江,就是到奉賢來。再加上這里生活成本比較低、空間環境好,很適合年輕人創業。”易石閻說。
以往,奉賢的產業門類較為散亂,且集中在制造領域,高學歷年輕人很難謀到心儀匹配的崗位,甚至本土的優質人才也留不住?,F在,隨著東方美谷特色產業發展漸入佳境,相關行業企業已達到2219家,相當一部分還是各行業領域的頭部選手,如萊士血液、藥明生物、伽藍、百雀羚等。
此外,研發型、產業鏈頂端環節的企業占比也日益提升,里面不僅有易石閻這樣的“技術咖”,也不乏一批帶貨能力超強的“流量咖”。
此前,資生堂在中國的第三個研發中心明確落戶奉賢。隨著項目建設臨近尾聲,一批護膚領域的科學家、頂尖專家將成為奉賢新城的???。前不久,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落戶奉賢事宜也提上日程,這一國家級生物安全領域的研究機構將展現怎樣的人才集聚效應不言而喻。
硬核的產業,無疑是新城引才的關鍵抓手。然而,能不能把人才長久留住,則進一步取決于一個城區的產城融合度、職住平衡度。換句話說,就是要解決新城“獨立性”問題,要讓人才不出奉賢,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生活。
目前,奉賢新城約40萬人,按照到2035年百萬人口的目標,未來15年內,奉賢新城每年平均至少要新增4萬人。相應的配套設施規建,是奉賢新城當前發力的重點。為此,奉賢明確,要推進教育、醫療、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教育方面,奉賢新城已引進格致中學,下一步將加快建設上中國際部、世外學校等,塑造一體化的全新教育集團;醫療方面,奉賢新城已引進3家三甲醫院,國婦嬰奉賢院區預計年底建成,新華醫院奉賢院區預計10月開工建設,復旦兒科奉賢院區也準備啟動建設,未來還將推進亞洲婦兒醫學中心的落地。
新產業爆發地
奉賢新城建設不是重復“昨天的故事”,而是續寫“春天的故事”。
2022年,奉賢新城將聚焦推進“功能導入、產業發力、交通支撐、藍網綠脈塑造、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能級提升、住有所居、15分鐘社區生活圈、綠色低碳、安全韌性”十大專項行動,聚焦數字江海產業城區、望園路生態商務區,加快推進上海市10個示范樣板區的規劃建設,以更高質量、更高標準加強策劃、規劃、設計,并有序落實建設實施,讓新城加快出形象、出功能,讓人民有情懷、城市有溫度、街區有活力、建筑可閱讀、公園有故事。
據介紹,文化方面,奉賢新城將加快推進“海之花”市民活動中心、言子書院等項目建設;教育方面,圍繞建設“南上海品質教育區”目標,先后引入并加快建設世界外國語學校、上中國際奉賢分校,金光路小學、金光路初中建成投入使用,致遠高中遷建項目開工建設;醫療方面,圍繞“構建亞洲婦兒醫學中心”目標,加大引入優質醫療資源,繼國婦嬰奉賢院區、新華醫院奉賢院區先后引入并開工建設后,復旦兒科醫院奉賢院區又落子奉賢,而前期剛剛開工的奉賢區公共衛生中心也將有利于加快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保護人民群眾健康。
生態發展是底色,奉賢新城依托4.78平方公里中央片林的生態優勢,將加快推進九棵樹森林公園建設,2.53平方公里的“上海之魚”實現公園全覆蓋,年內龍潭公園、湖心島公園、年豐公園南延伸相繼建成開放,并與中央生態林地共同構成新城藍綠交融的生態核心;“十字水街”兩岸全長32公里,現已完成兩岸景觀改造21.4公里,“田字綠廊”基本實現圍合,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推進濱水空間塑造與“三道融合”。
“新城要形成最佳的投入產出效應,就要在‘未知’和‘未見’上下功夫。”奉賢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城市發展靠的是土地、資金、資源;如今,眼光要望得更遠,要率先謀劃建立一座“數字孿生”城市。
奉賢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搶抓數字化發展先機,上海市屬國企臨港集團攜手區屬奉賢新城公司、東方美谷公司,將斥資400億元,打造奉賢新城一號工程“數字江海”,以建成全市首個城市力全滲透的數字化國際產業城區及數字化轉型的重點示范區。
據介紹,“數字江海”目前正作為奉賢新城“一號工程”加速推進。這個規劃面積約2060畝、位于奉賢新城核心區域的數字城市示范區,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一座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智慧數字產業社區,成為未來奉賢新城的又一大建設亮點。
據悉,奉賢區圍繞“十字水街、東方美谷大道、望園路城市中心、三官堂中小企業活力區、西廂片區、商務辦公片區、數字江海、環城東路商圈、九棵樹未來眾創空間、亞洲婦兒醫學中心”十大重點板塊,全年計劃安排項目71個,總投資578.71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5個,總投資148.83億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14個,總投資218.51億元;居住項目4個,總投資105.88億元;公共服務項目27個,總投資98.16億元;生態建設項目11個,總投資7.32億元。
如今,通過文化“硬實力”鍛造,九棵樹、海之花、言子書院、在水一方、傳悅坊等文化載體,已陸續成為奉賢新城乃至長三角區域老百姓的文化消費地。
同時,奉賢新城文化“軟實力”也在不斷提升。依托眾多文化空間,郎朗、廖昌永、王珮瑜等各領域大師,時常走到奉賢百姓身邊辦演出、辦講座;《永不消逝的電波》舞劇在上海市中心也一票難求,奉賢居民想看卻只要走到“家門口”。
今年以來,奉賢發力城市空間打造,正在謀劃面向未來的、真正符合人民城市理念的新城空間。而謀劃的基礎路徑,則是城鄉聯動,強調打破固有的城市發展思維路徑,實行“無邊界”的發展。
截至目前,奉賢已經通過摸清底數,細致謀劃布局了新城的移動空間、共享空間、復合空間、場域空間、開放空間、未來空間、生活空間、留白空間等方方面面,并嘗試通過“生態+商務”、“城市+鄉村”的跨界融合,塑造一個無邊界的、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城區。
許多年輕人來到奉賢,總喜歡在新城租房子。在靠近“上海之魚”的城市景觀地標周邊,常能見到三三兩兩的青年人或小家庭,聚在一起散步、慢跑、游憩。
“上海之魚”目前擁有奉賢區最壯觀的“公園群”、最豐富的綠地資源。接下來,奉賢新城就將通過實施“滿天星”工程,以“城中有園、園在城中”為目標,打造“百個大空間、千個鏈接點、萬個微基建”,讓“轉角見綠”成為人們的普遍生活方式,讓生態綠色成為新城的特色資源。同時,打造生態商務區,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而選擇定居于奉賢的年輕人,獲得感將不斷提升:奉賢新城計劃建設一批公租房,為引進百萬級人口、輻射千萬級人流量提供理想的居住空間,讓這里的人們工作、生活無縫切換;建設一批高品質通用空間,實現成本最低、活力最強、效益最高,讓領軍、領袖、領航企業和青年才俊“拎包入住”。
奉賢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邊界”地打造奉賢新城,不光是要聚合新城內外的資源,更要跳出新城看新城,“一打想法不如一個項目落地,一打不痛不癢的政策不如一個有穿透力的政策舉措,要勇于突破觀念的邊界,探索政策和機制的邊界”。
新江南呈現地
新江南文化特質,近年來作為新城的特色稟賦,被反復強調。新城要錯位發展,就要找到核心競爭力。奉賢新城的競爭力,就是新江南風韻。
據介紹字,奉賢將“塑造新江南文化新景致”“打造‘獨立、無邊界、遇見未見’的未來之城”等戰略目標寫進奉賢區第五次黨代會報告,也明確把“新江南文化”作為奉賢新城未來獨特的文化主題。“十字水街、田字綠廊,九宮格里看天下,一朝夢回五千年”“百里運河、千年古鎮、一川煙雨、萬家燈火”的城市意象,正在成為奉賢新城別具特色的公共空間。
水至真至善可鑒萬物。“水文章”做好了,奉賢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就有了靚麗的底色。江南水鄉,關鍵要凸顯“水”字。把水作為城市發展的靈魂,以水為魂,以綠為基,水綠交融,把水的生態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充分挖掘出來。
現代城市都是萬丈紅塵包圍的高樓大廈,能不能建成一座既有江南水鄉韻味,又有現代氣息的城市?兩者結合起來,讓垂直的摩天大樓“躺倒”,變成水平的摩天大樓,這就是奉賢要打造的“水上摩天大樓”。這個摩天大樓是水平的摩天大樓,水平方向遠遠超過600米、900米,直線距離將近50公里,沿線有17個渡口,把摩天大樓串聯起來。同樣的資源,轉變發展理念,可能取得比城市摩天大樓更好的價值。
為了塑造新江南城鄉空間策源地、新江南生活生產弄潮地、新江南生態肌理重塑地、新江南精品力作打卡地、新江南文化創新魅力區,奉賢重點推進“一川煙雨”建設項目,并創造了“水上摩天大樓”的意象。
如今,奉賢統一進行新建更新、改造提升,17個渡口把奉賢的5個古鎮串珠成鏈,打造“冷江雨巷”“南橋源”“青春萬歲”“明城新月”“五四渡”,呈現江南水鄉無限的精彩,稱為“一川煙雨”,營造《富春山居圖》的詩意,展現《清明上河圖》的繁華,實現上海“一江一河”的別樣再現。
據介紹,“一川煙雨”,是奉賢新城聯動周邊5個古城、古鎮、古街、古村共同發展的詩意表達。奉賢新城成立了“一川煙雨”項目推進領導小組,主要領導掛帥,全面統籌新城、鎮域、鄉村三個空間的融合發展。
未來的奉賢新城,在規劃布局上,凸顯水網密布、綠蔭盈野的江南韻味;在產業發展上,再現富庶繁盛、商賈云集的江南繁華;在生態建設上,勾畫草長鶯飛、水美魚肥的江南景致;在建筑風貌上,傳承錯落有致、掩映生姿的江南風情;在人文教化上,延續崇文重教、詩禮傳家的江南文脈。“一川煙雨”的規劃實施,必將生動呈現“百里運河、千年古鎮、一川煙雨、萬家燈火”的新江南水鄉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