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 對于消費者來說,特斯拉從動輒百萬的“遙不可及”演化為只要20多萬的“觸手可及”。近日,記者獲悉,乘聯會中國汽車公布2022年銷量數據,特斯拉1月交付量車輛59,845輛,迎來了2022年首月的“開門紅”。更引人矚目的是,出口量達到40,500輛,占全國新能源車出口比例近八成。
目前,運營僅兩年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根據歐盟電動汽車數據,2021年特斯拉在法國注冊了24,911輛Model 3。這使得Model 3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無可爭議的銷量冠軍。同樣在2021年,特斯拉Model 3也以35,262的注冊量成為德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在上海超級工廠的助力下,特斯拉頻頻收獲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點贊”。得益于特斯拉在中國制造的強勁動力及被消費者高度認可的品牌,進一步推動 “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產業鏈條。
據第三方機構調研結果顯示,特斯拉旗下的Model Y及Model 3分別位列2021年中國純電動SUV、轎車保值率排行榜榜首。特斯拉的先進產業理念、流程和標準,進一步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創新發展,也推動電池、電機、電控和汽車零部件等供應商活躍于世界舞臺,在多個領域樹立競爭優勢,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讓國際市場對中國制造有了新的理解。
據了解,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達到90%以上的零部件本土化率。在國家持續擴大改革開放、穩定外資增長的戰略背景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眾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蘇州、寧波、南通、無錫、紹興、臺州、南京、常州等地組成了特斯拉的“4小時朋友圈”,形成了大規模的產業集群,為地方經濟高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在上海臨港新片區, 2021年臨港新片區的工業總產值達到2550億元。新能源汽車成為首個千億級產業,特斯拉創造了智能純電汽車加速媲美超跑、安全與舒適兼備、智能越階提升、影音配置齊全的豪華汽車。同時,拉動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涵蓋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車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領域的“安全、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到2025年,上海臨港新片區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3000億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