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陸家嘴論壇上,科創板正式開板,一場直擊資本市場靈魂的注冊制改革同步開啟。
昨晚舉行的2021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上,來自券商、交易所等在內的各方嘉賓就“注冊制改革下的中國資本市場新生態”展開頭腦風暴。
自股權分置改革以來,沒有一場改革如同注冊制這樣引發資本市場強烈共鳴。申萬宏源證券董事長儲曉明感慨,以注冊制改革為“牛鼻子”,可以推動資本市場基本制度的建設與革新。
當前,注冊制正推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系統掀起全面改革。這兩年以注冊制改革為突破口,中國資本市場加速推進退市、交易、分紅、再融資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制度系統性改革,打破了過往單兵突進式的改革,是對資本市場新生態的戰略性重構。
身處投行一線,上海國際金融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暉對改革的感受度極深。資本市場股權融資功能進一步優化、完善,效率的提升在宏觀層面具有兩方面積極影響,一是宏觀資本的補充;二是科技的產生。“如果不把股本市場發展起來,找不到資本跟科學家結合的體系,科技就難以規?;l展。”
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的改革成果印證著黃朝暉的判斷。上交所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積極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三大行業領域上市公司數量占比約70%,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
如果以注冊制為抓手,未來資本市場改革突破的看點在哪里?儲曉明建議,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在信息披露上還需要下功夫,提升可讀性、嚴謹性。此外,包括投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要進一步提升執業質量。瑞信集團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戈特斯坦認為,信息披露的質量非常重要,這既是對公司也是對投資者負責。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投資者保護的有效性,一二級市場有序穩定等等都需要綜合考慮,審慎判斷。
“注冊制的改革需要持續完善和深化,只有進行時,沒有終結時。”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紹統表示,上交所將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持續深化科創板注冊制改革。(劉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