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姚馳、游千喻、記者沈貞海浙江報道 時針回撥到2020年4月,麗水市生態工業發展大會吹響了生態工業高質量發展奮進號,全面開啟了平臺“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從“一次開發”到“二次創業”,麗水錨定未來,著力解決“從有到好、從好到優、從優到強”的高階問題,奮力開辟生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兩年來,一幅澎湃活力涌動、發展動能躍升的繁榮圖景在處州大地徐徐鋪展。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了解到,2021年,浙江省麗水市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960.4億元,同比增長31.2%;規上工業增加值364.2億元,較浙江省高出2.1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9.9%。
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邁進全國80強,進位78名,實現“躍階式發展”;慶元、遂昌、松陽工業園區重構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自此,麗水市省級經濟開發區由原來的4個增加至7個,形成了1個國家級、7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的新格局。
高增長的背后,是麗水打造高水平現代化平臺體系的堅定決心和扎實腳步。
作為麗水生態工業發展的“主陣地”,麗水經開區奮力書寫著平臺“二次創業”的答卷——大力重構產業格局,再造平臺優勢,從“低小散”邁向“高精尖”,形成了半導體全鏈條、精密制造、健康醫藥、時尚產業、數字經濟“五大產業集群”。
如今,在總投資100億元的麗水經開區芯片產業園里,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作為園區的“最強大腦”,已然成為了整條麗水半導體產業鏈的產學研核心;位于上海張江的麗水國際科創中心,成為了重點支持生物醫藥企業研發平臺入駐的“科創飛地”,形成“研發在外、生產基地和銷售總部在麗水”的模式。
眼下,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朝著“打造‘萬畝千億’高能級產業戰略平臺,奮力實現主要指標五年翻番,挺進國家級經開區50強”新目標,堅定前行。
在全市各地,平臺轉型升級的腳步也越來越快。
慶元經濟開發區大力培育生物科技第四大支柱產業;遂昌經濟開發區全面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以智能裝備、新材料為主導的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現代生態工業體系;松陽經濟開發區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時尚產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特色產業……
麗水還在市區和余杭統籌謀劃了綠谷信息產業園、杭州麗水數字大廈、麗水數字經濟雙創園、麗水數字經濟天寧基地等“三園一基地”數字經濟發展主平臺, 數字經濟的春風已至,新的經濟增長點層出不窮。
據了解,2021年,麗水全市爭創各類示范試點114項,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家級13項,省級101項。全市五年累計整治“低散亂”企業3576家,其中關停淘汰1325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從2016年的9.8萬元/畝提高到了18.3萬元/畝。
躍遷之路,行則將至。“十四五”期間,麗水將著力構建一個主導產業突出、創新要素集聚、體制機制靈活的高水平現代化平臺體系,實現平臺產能“翻番”目標,并形成梯隊發展態勢。
乘勢而上,破浪而行。在“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快車道上,麗水“二次創業”的“挺進師”正高歌猛進。